1 讲好钧瓷产业的故事 有深度的故事,有温度的内容 有态度的文字,有立场的思考 版权声明:钧瓷内参独家发布,侵权必究 第221期
《钧窑通史》出版以来,受到业界内外高度评价,著名古陶瓷学家耿宝昌研究员,著名艺术家韩美林、周国桢、杨国辛、宁钢,著名人文地理学家、李小建、苗长虹,著名社会人类学家周大鸣、赵旭东、陈心想都先后对该书的学术价值给以高度评价。 禹州市人民政府特拨专款为该书的出版发行举办新书发布会和学术研讨会,提出共建钧窑学研究院,推动禹州钧瓷文化产业的现代转型发展。 但为什么在钧瓷产业商业实践中少见《钧窑通史》的身影和指导意义呢? 先看看什么叫通史,贯通古今,并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作叙述的史书。如《史记》《资治通鉴》《中国通史》等。与“断代史”相对。 再来来看看《钧窑通史》内容,《钧窑通史》全书约190万字,共三卷,分为上卷、下卷和图录卷。上下卷一编四章重点梳理、叙述和分析钧窑工艺美学和呈色机理、钧窑的诸种起源学说、“官钧”烧造年代和性质、以钧瓷原产地为中心的钧窑史纲,以及相关学术论争。 二编五章旨在以钧瓷原产地为起点,以历时态、纵贯性的视角追溯钧窑文明纵向传承的历史路径。三编三章侧重以全球化视野勾勒钧窑文明的空间性拓张。四编四章着力展述钧瓷工艺、钧瓷窑口、钧瓷匠师、钧窑史学史等钧窑文明的几个核心要素。 第三卷为图录卷分为六编九章,与上下卷篇章结构略有区别,以釉质釉色为核心,以时间为纵轴、以空间为横轴建构钧窑器物图像通史,纵贯性地呈现全球化背景下钧窑视觉演化的时空转换,依次呈现钧窑史前史,古代北方、南方钧窑系之铁系青蓝釉、铜红釉,原产地公办瓷厂钧瓷,新时期原产地钧瓷的釉质釉色工艺新成就(包括外来艺术家以钧窑材质进行的艺术创造),以及中国港澳台地区和国外的钧瓷工艺新进展。与上下卷相比,虽叙述方式有别,但也可独立成书。 通篇不见经济商业部分,既然是通史,就应该包括有商业实践部分。可以这样说《钧窑通史》学术价值很高,但商业实践指导价值几乎无。为什么,因为它最难? 商业实践部分,需要可执行的理论指导实践的方案和经验,需要有数据支持 ,可以快速得到验证,而写文化,历史很难自证。 钧瓷产业需要的更多是具有商业实践价值的理论和方法,而不仅仅是学术价值,只能停留在理论上,毫无实践指导意义,自嗨。 把《钧窑通史》缺失的商业实践部分尽快完善,真正的成为理论指导实践的钧窑通史才是钧道。 |